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神经基础

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神经基础是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概念最早是由Beehe A于1930年提出的,他认为可塑性是指生命机体适应发生的变化和应付生活中危险的能力,它是生命机体共同具备的现象,并认为这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以保持适当功能的基础。1969年,Luria、Naydin、Tsvetkova和Vinarskaya重新提出并完善了功能重组的理论,认为损伤后脑的残留部分通过功能上的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了的功能,并认为在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因此又将其理论称为再训练理论。其后有适应能力,可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客观现实,因而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就有了恢复的可能。

20世纪的后十年是“脑的十年”。由于核磁共振的运用,尤其是核磁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瘫痪侧的活动是伴有大脑两侧半球运动皮质的较大程度的活化,即卒中侧脑的功能网络被健侧的大脑功能招募,也就是损伤后脑的功能发生了重组。研究还表明脑具有可塑性,主要表现为自发恢复和以后恢复。自发恢复是指随着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部分血管自发再沟通,侧支循环开放。以后恢复是指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脑有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来适应改变了的实际情况。归结而言,脑的可塑性的核心问题是神经突触的可塑性问题,包括神经突触连接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修饰,即神经突触发芽或敏化引起的突触连接的更新及改变;神经突触数目的增减;神经突触传递效率的变化。脑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活动依赖性功能重组,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潜伏通路启用,对侧相应部位代偿性功能重组,其他皮层功能替代重组,侧支长芽等。

研究还表明,内、外部因素可以促进脑的功能重组。内部因素主要有良好的认知功能、较好的感觉反馈以及患者强烈的康复愿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功能训练、针灸和环境。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运动想象疗法、强制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步行减重训练等。

正确的功能训练是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其对脑损伤功能重组的影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正确的功能训练提高了过去相对无效或者新形成的神经突触的效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促进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

针灸治疗中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神经康复实践的角度看,针灸作为一种外周刺激的感觉反馈,与其他康复训练相配合,在促进神经损伤康复方面已显示可靠的疗效。针灸促进神经康复的机制研究表明:针灸刺激同样提高了过去相对无效或者新形成的神经突触的效率,同时也产生了感觉反馈,帮助形成准确的指向,重新学习恢复原有的功能。研究还认为针刺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变化机制可能涉及:①离子的变化:如细胞外Ca2+浓度升高,改善了细胞的应激功能。②促进内源性阿片物质的产生,产生镇痛作用;还能促进备用根的侧支出芽和突触重建。③促进某些神经营养物质含量的增加。④诱导某些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调节其他因子的转录等。因此,在疾病康复的不同阶段,选择应用针灸的不同刺激方法与康复医学的功能训练相结合,寻求疾病诊治的契合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