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理论的治疗方法、基本原理和技术

1.控制关键点

关键点是指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对关键点的控制是Bobath技术中手法操作的核心,常和反射性抑制综合应用。人体关键点包括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

治疗脑卒中偏瘫时,治疗师通过控制躯干、骨盆和肩胛带等关键点,诱发出患者的正常姿势及其运动。治疗师操作时要节奏缓慢,让患者有时间理解正在进行的运动并考虑应如何作出反应,当感觉患者的躯干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有所提高时,手的位置应向远端移动,使患者提高独立控制躯干和肩胛带的能力,诱发出主动运动。当出现主动运动反应时,治疗师应逐渐减少控制,通过反复实践,最终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2.Bobath握手方式

让患者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地握手,患指在掌指关节处伸展,促进伸腕指。患侧拇指在上,目的是防止臂旋前,使拇指有较大的外展。

3.反射抑制模式

反射抑制模式(RIP)是对抗原有的痉挛引起的异常姿势而进行的一种被动运动。例如,上肢因痉挛引起的内收、内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和指的姿势,RIP就是通过被动运动,使之变为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和指的姿势。

(1)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的原理:

①兴奋痉挛肌本身的Golgi腱器,对痉挛肌产生抑制性的影响:RIP时往往对痉挛的肌肉施加一种与它本来收缩方向相反的牵张力,如肱二头肌痉挛引起屈肘时,RIP却使之伸肘,结果肱二头肌在痉挛收缩的基础上又受到进一步的牵拉,致使其肌腱部的Golgi腱器兴奋,冲动经Ⅱb传入纤维传向脊髓前角α细胞,向痉挛肌发出抑制性冲动,使痉挛肌松弛。

②通过交互抑制的原理:RIP帮助痉挛肌的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③通过痉挛让步于运动的原理:痉挛让步于运动的原理,已是一种公认的事实。因痉挛往往使人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而运动不仅是动态的,而且需要各种肌肉(包括痉挛肌的对抗)的协调运动、关节的屈伸、肢体的旋转等,在这些运动中,痉挛肌不断地受到对抗,因而受到了抑制。

(2)常用的一些RIP方法:

①对抗上肢内收、内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和屈指的方法:被动外展、外旋上肢、伸肘、使前臂旋后、伸腕和张开各手指。

②对抗下肢内收、内旋、伸膝、踝跖屈的方法:被动伸髋、外展和外旋髋、屈膝、背屈踝。

③对抗全身性屈肌痉挛的方法:让患者俯伏于一楔形垫上,胸比腹高,脊柱处于伸展状态,治疗师帮助患者双上肢伸直,外展外旋,高举过头。

④对抗全身性伸肌痉挛的方法:让患者采取坐位,膝屈向胸,双手环抱于胫前部,屈颈向膝,康复训练师在侧方一手扶其背,一手扶其膝,使抱成一团的患者做前后的滚动。

⑤对抗躯干肌痉挛的RIP:让患者侧卧,理疗师一手扶患者肩后的上方,一手抵住患者髋前的上方,一手拉肩,一手推髋,使肩和髋向相反方向运动,躯干也随之旋转。

(3)应用RIP时的注意事项:

①用力不能过度,要和患者的耐力相一致,达到松弛痉挛的目的即可。

②RIP不要同时在各处进行,也不应从痉挛最明显的部位开始。

③随着RIP的应用,应使患者能自己学会克服其异常的姿势和痉挛。

④RIP不应是静止的,应在几个部位上轮流进行或插入其他促进技术。

⑤进行RIP时要注意充分运用头、肩胛、骨盆等关键点。

4.促进技术

主要指对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和上肢伸展防护反应的促进,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这些反应对恢复坐、站、走基本运动功能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1)基本原理:

①中枢神经对一些反射和反应的控制是分层次的,翻正、平衡反应和伸展防护均属于中脑、皮层控制,尤其是平衡和翻正反应,基本上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这些反应在脑损伤后也和随意运动同时减弱或消失,但由于上述反应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在大脑皮层上的运动程序编码建立得比随意运动更加牢固,有可能较易恢复。因此,康复训练时要先促进这些反应的出现,然后再将运动由反应性质向随意性质引导,逐步促进随意运动的恢复。②由于痉挛有让步于运动,故上述反应的引出有助于减轻痉挛。

(2)促进的方法

1)翻正反应的促进:翻正反应属于静态反应,是指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性地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根据感受刺激的部位和动作效应出现的部位,翻正反应分为以下四类:①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由于头部与躯干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使躯干转动。例如,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由于头部受刺激而出现胸、腰、下肢转动。②发自迷路,作用于头部:当躯干位置倾斜时,保持头部直立,面部垂直,眼睛水平位的动作。例如,病人坐在椅子上,被动向左、右倾斜时的头部反应。③发自躯干,作用于颈部:其反应为上半身或下半身扭转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例如,病人仰卧,将肩胛带或骨盆扭转,带动躯干转动。④发自眼睛,作用于头部:当躯干位置倾斜时,由于来自眼部的刺激,而将头部保持正确的位置。

2)平衡反应的促进:平衡反应属于动态反应,是比翻正反应更高级的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重心位置改变时,四肢和躯干出现下意识的、自发的运动,以恢复重心到原有的稳定状态。Bobath通过对正常人观察到的平衡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运用患侧肢体,加强患侧肢体的正常应用以及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训练平衡反应时,对卧位平衡差的患者采用逐渐摇高床头的方法,让患者适应。坐位平衡差和立位平衡差时,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方或对角线的方向上突然推、拉患者,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摔倒,从而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

平衡反应的训练,可在床、椅、地面等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也可在跷板上(下方为下凸的半月形,上方为平面)、摇椅、圆塑料筒、大的体操球等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先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以后再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内容:①要从前面、后面、侧面或对角线的方向上推或拉患者,让其达到或接近失衡点。②要密切监控,以防意外,但不能把患者扶牢,否则患者不能作出反应。③一定要让患者有安全感,否则会因害怕、紧张而诱发出全身痉挛。

3)防护反应的促进:防护反应指当身体突然被推动而失去平衡时,为防止跌伤而出现的反应。常以上肢的防护反应训练为主,训练可用徒手或借助器械训练。

①上肢防护性伸展反应的徒手训练法:

a.前方的防护反应:正常人在跪立位时,若被人从后方推向前方而失去平衡时,两上肢向前伸出,手掌着地以防跌倒。以右侧偏瘫为例,训练患者时让患者采取手膝位,治疗师在后方把持患者双肩,右手帮助患者提起右肩,使右手掌离开床面,伸展右上肢,放置数秒后,治疗师突然松开右手,患者右手掌落回地面,以防倾倒。开始时速度要慢,以后逐步加快,并要逐步加大手掌与地面的距离。

b.侧方的防护反应:正常人在长坐位且双手放在膝上时,如果被推向一侧而失去平衡,倾跌侧的上肢将会立即伸出,而且手背屈、手指伸开并准备着地,以防跌伤。防护反应训练仍以右侧偏瘫为例,患者取长坐位于训练床,左手掌放膝上。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右后方,右手帮患者伸直右肘,左手从患者肩部向右推,使身体逐渐倾倒,此时治疗师松开右手,患者右手即着地,以防止倾倒。然后返回原位,再次进行,每次改变手的着床点。也可以双侧上肢伸展,前臂外展外旋,手掌着床,左右推动以转换重心,左右手相互交替抬离床面及落下支撑。

c.后方的防护反应:正常人在长坐位时,如果身体向后倾斜而失去平衡,双上肢将会立即向后伸出,而且手背屈、手指伸开并准备着地,以防跌伤。训练时患者取长坐位,治疗师位于患者前方,用腿固定下肢,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另一手使患者身体向后倾,同时松开患肢。患者努力使双手背屈、手指伸开着床,以防止损伤。

②上肢防护性伸展反应的器械训练法:常用大体操球或塑料滚筒进行,其方法是:患者伏在大体操球上,治疗师向前推患者时,球向前转动,患者头向地接近,双手前伸以作防护。

③防护反应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起初训练速度要缓慢,要耐心等待反应的出现,当获得第一个正确反应后,应大量重复以使之牢固地建立。当获得姿势正常和反应速度接近正常的反应后,要逐步使反应迅速和可靠,能够与刺激强度和周围环境相适应。

5.触觉和本体感的刺激

(1)基本内容:触觉和本体感刺激主要包括轻拍、肢体负重、关节压缩和挺住。

(2)基本原理:轻拍是应用了触、压觉刺激;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刺激了皮肤、皮下组织和关节的压力和本体感受器;位置确定和挺住,均与位置觉有关。除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可用于痉挛尚未完全消除外,其余各法均只适用于痉挛已完全消失,留下肌力不足的情况,而且进行中不能过度用力,更不允许诱发痉挛。

(3)基本方法: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是刺激本体感受器,一方面可增加患者对肢体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肢体一侧出现肌肉痉挛时,负重可改善伸屈肌间的平衡,增加肢体的稳定性;同时,骨骼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出现。关节压缩是在因不能负重时采用的一种代替办法,但也可在肢体负重时加强刺激而附加地应用。具体应用有:

1)促进对病侧上肢的控制。患者采取坐位,病侧上肢外旋、伸展、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指,支托在床面上负重。治疗师在患者肩上沿上肢向腕关节方向施加一定的压力,并让患者在负重的情况下轻微地伸屈肘关节。

2)提高站、走时膝关节的稳定性。让患者坐在靠椅上伸患侧下肢,治疗师一手托住足跟部,另一手托住足底,沿患侧下肢的长轴向膝关节方向做关节压缩,如力量不足,可借助身体倾斜的力量以增加压力。在加压的情况下,同时让患膝做5°~10°的小范围伸展。

3)为下肢站立做准备。患者取坐位、屈膝90°,足平放于地板上,治疗师在患者膝上加垂直向下的力,以进行关节压缩。

4)空间定位放置和挺住。让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持某个体位或者姿势,并尽量挺住。这个方法患者可以自己反复练习,对由于肌张力低下引起的肢体控制不良具有明显的效果。①空间定位放置:是让患者按要求将肢体平稳地控制在空间各指定的位置上,初期可能因控制不良而使肢体逐步下落,此时治疗师可在肢体下方向上旋加轻拍,使之返回规定的位置上。②挺住:是肢体位置在空间确定后,患者用力挺在这一位置上,使之维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肢体肌肉实际上是进行一种等长收缩。③轻拍:常用以辅助应用。如患者在走路前后平衡不稳时,治疗师可站在患者侧面,一手靠近其胸前,一手靠近其背后,当患者前倾时,靠近胸的手向后轻拍,向后倾时靠近背的手向前轻拍,这是使患者保持平衡的一种有效方法。

Bobath主要在治疗前要对患者的姿势、运动进行评价,找出阳性(正常不应出现的反射和反应)体征和阴性(正常应出现而现在消失的反射和反应)体征,对阳性体征在治疗中贯彻用RIP等抑制技术,对阴性体征在治疗中贯彻促进的技术。另在治疗中依据不同的情况应用感觉刺激,把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和护理密切结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