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拔尿管后促进排尿的方法

尿潴留是脑出血、脑外伤患者最常遇到的情况。

对于尿潴留的患者我们通常采用留置导尿的处理措施。

但留置尿管容易导致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必要时需要尽早拔出导尿管。

拔除尿管后尿不出来,传统的几种简便的诱导排尿法:

1.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病人产生尿意,在厕所里将水龙头打开听水声,促使排尿。

2.吹口哨:先做吹口哨动作,再做排尿的动作,对排尿有帮助。

3.热敷法:将热毛巾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促进膀胱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

4.按摩法: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膀胱区,压力由轻到重,直到有尿液排出。

5.热水熏蒸外阴部:患者取蹲位,将盛有开水的水盆置于患者会阴部,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

6.开塞露塞肛法: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采用开塞露塞肛法,使用开塞露 40 ml 塞肛门,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效果快速。

7.肌注新斯的明: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可为尿潴留的患者肌注新斯的明 0.5 mg~1 mg,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

8.使用口服药物:可以吃高特灵、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可以快速解除膀胱颈以及后尿道或者前列腺表面的平滑肌张力,使排尿变得更加通畅。

使用传统方法促进排尿的观察效果:

1.凡使用药物后,能排出、排尽者,为轻度尿潴留;

2.凡使用药物后仍不能排出者,或能排出少许,但 B 超检查仍有大量尿潴留(500 ml 以上)者视膀胱重度充盈,遵医嘱予留置尿管。

排尿后再次压膀胱区仍有尿意者进行 B 超测残余尿量,凡有 500 ml 以上残留者,遵医嘱进行导尿。临床实践证明:留置导尿者,尿液均在 600 ml 以上。

经过临床实践对比,使用效果分析后。临床上后来采用了改良的 3 种新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早期排尿。

方法 1:膀胱挤压法

原理:借助外力作用,增加腹压,膀胱内压、刺激逼尿肌收缩,引起内括约肌弛缓,使尿液排出;尿液对尿道的刺激有可进一步反射性增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自主排尿的恢复。

膀胱挤压排尿法操作方法:

手法 1:患者平卧于床上,双腿略自然外展,女性患者臀部放置便盆,男性患者接尿壶,术后站立于患者一侧,双手掌重合放于膨隆的膀胱区,位置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的 1/2 或中、下 1/3 交界处。

先以手掌轻轻按摩 1~2 分钟后,再用手掌由膀胱顶部向下后方以中等力量持续挤压膀胱,尿液排出后按压力度减小。排尿顺畅后,停止按压。

手法 2:予轻压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护士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在耻骨联合上方,逐渐加压至患者感到有张力但无痛感为止。

凡有尿意者,立即进食后排小便。24 小时内,进行班班交接,凡有明显膀胱充盈者,应认真评估膀胱高度,评估尿潴留的量并跟踪小便的量。

注意事项:操作时视膀胱充盈情况不可一次性用力过猛挤压膀胱,避免膀胱破裂,加压要逐渐进行,使膀胱肌有一个适应过程。

孕妇、骨盆急性损伤、肿物压迫尿道引起尿潴留禁用。

方法 2:湿热敷尿道外口法

原理:应用热力直接作用于尿道外口及其周围皮肤,通过刺激尿道及其阴部感受器,冲动沿阴部神经传到脊髓排尿中枢,开放外括约肌,加上强大的膀胱内压将尿排出。

同时按摩下腹部使膀胱肌群获得更多的血液,肌肉含糖量增多,增强肌肉代谢,改善肌肉营养,减除膀胱麻痹,可反射性刺激肌壁,使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于床上,双腿略自然外展,把热毛巾敷在尿道外口周围 5~10 分钟,如无效,重复热敷,并稍加用力按摩下腹部。

方法 3:电极贴穴电刺激排尿法

原理:足三里穴为百病皆治穴,是利水之源,通过经络影响脏腑,调节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在经络的刺激下,使逼尿肌、膀胱平滑肌兴奋,利于排尿。

操作方法:使用穴位治疗仪,将一次性电极片贴于双手虎口、双侧足三里穴位,用一次性电极固定后采用疏密波刺激穴位,治疗 30 分钟,促进早期排尿。

3 种新方法 9 点优势:

1.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提早,有效提高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率,有临床实用价值。

2.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痛苦,不受环境限制。

3.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

4.减少导尿机会,避免导尿对机体产生损伤。

5.降低院内感染机率。

6.患者疾病治疗舒适感增加。

7.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8.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9.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上升。

以上 3 种新方法解决了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难题。

不仅能促进术后患者提早排尿,减少导尿率,降低了院内感染机率,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